服务热线:0551-62817143
新农药成分解析
硫虫酰胺:是由青岛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邻甲酰氨基硫代苯甲酰胺结构的化合物,作用机理与氯虫苯甲酰胺相同,均为鱼尼丁受体调节剂。该类杀虫剂通过与鱼尼丁受体结合,打开钙离子通道,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持续释放到肌浆中。钙离子与肌浆中的基质蛋白相结合,引起肌肉持续收缩,靶标害虫因此表现处抽搐、麻痹和拒食等症状,最终死亡。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和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或田间防效多优于氯虫苯甲酰胺或与之相当。在低浓度时,硫虫酰胺对甜菜夜蛾,仍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苏云金杆菌HAN055菌株:由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筛选、分离,由武汉科诺引进并且产业化,前后历时12年时间。这也是国内首家登记的防治根结线虫的苏云金杆菌专利菌株产品,产品集控线杀卵,活土促长功能于一身,既有媲美化学杀线剂的速效效果,同时又兼备生物农药绿色、安全、促根养土的优势,是控线虫,活土壤,越用土壤和作物越健康的市场稀缺性资源产品。
四唑吡氨酯:该产品是由日本曹达发现的新型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是四唑肟类杀菌剂中唯一的化合物,四唑吡氨酯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通过抑制卵菌细胞膜的形成和菌丝生长,以及孢子的萌发,从而减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的数量,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用于玉米、大豆、油菜、谷物、叶用蔬菜、葫芦、草坪等种子处理,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枯萎病以及由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和苗期枯萎病等。
冠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是茉莉酸(JA)的结构类似物,是全球第一个实现产业化的茉莉酸类分子信号调控剂。冠菌素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众多生理过程的调控。在低温种子萌发、作物抗逆抗病增产、促进转色增糖以及脱叶、生物除草等方面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这是拜耳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继2019年11月首次在中国获得微生物菌肥登记(产品商标卓润)、到2021年4月扩大适用范围取得13个作物及4个作物群组后,正式获得中国农药登记批准,实现菌肥和农药双登记。拜耳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作为农药,未来有计划扩大使用范围登记到黄瓜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番茄灰霉病和青枯病、马铃薯疮痂病和葡萄灰霉病。
氯异噁草酮:作用机理是通过根、幼芽吸收,随蒸腾作用向上传导至植物的各个部位。抑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的作用,从而破坏质体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即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对一年生黑麦草(包括已经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生物种类)以及区域性的阔叶类杂草有长效、残效防除效果,杂草控制的效果可持续12周;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用于小麦、大麦和油菜等3种主要冬季作物的除草剂,能为作物轮作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异丙噻菌胺:异丙噻菌胺是由石原产业株式会社2005年发现的SDHI类杀菌剂。与目前主流的吡唑酰胺类SDHI类杀菌剂不同,异丙噻菌胺拥有独特的噻吩酰胺化学结构,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将其归类为:F7,C2 SDHI:苯基氧代乙基噻吩酰胺类化合物。异丙噻菌胺广谱,高效,具有保护、治疗、渗透(或局部内吸)作用,能有效控制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真菌,防治许多叶面和土传病害。
环磺酮:环磺酮属于HPPD抑制剂,可以用于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恶性杂草及抗性杂草的防除,施药3~5天后,杂草表现出黄化症状,最终蔓延至整株,杂草白化死亡。与硝磺草酮相比,环磺酮具有活性高、防治谱广泛的优势,防治对象包括狗尾草属、野藜属、蓟属、旋花属、婆婆纳属、辣子草属、尊麻属、春黄菊和猪殃殃等杂草。另外环磺酮对于对草甘膦、麦草畏及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也有优异的防效。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多酚类抗氧化素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葡萄、莓果、花生等果实中,是植物分泌的抗病毒素。用于对抗细菌感染、紫外线照射等外界压力,是植物的守护神。
球孢白僵菌ZJU435(以下简称白僵菌435):是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大学冯明光教授团队筛选的广谱杀虫菌株。它不仅具有广谱杀虫性,而且对螨类、草地贪夜蛾、蚜虫等害虫具有更强的杀灭作用。白僵菌435通过穿透昆虫的体壁、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寄主,降解体壁,破坏虫体组织,致其死亡。
哈茨木霉菌LTR-2:哈茨木霉菌就是木霉菌中应用最早、最广的一个菌种,防治病害时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用来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枯萎病、茎基腐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和土传病害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杀线虫芽孢杆菌B16:在前期研究中,黄晓玮和张克勤教授研究小组发现线虫致病菌——杀线虫芽孢杆菌B16通过产生强大的吸引性信号物质,如2-庚酮、2-乙基己醇、吲哚等,诱捕宿主线虫成功侵染的过程,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特洛伊木马”式的细菌-线虫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1.2021年登记的39个新农药